,保證從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
從業(yè)人員安全生產的職責和義務
▲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xiàn)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自覺遵守勞動紀律、職業(yè)道德、依法訂立的廠規(guī)廠紀,愛崗敬業(yè),鉆研業(yè)務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1.9 什么是習慣性違章
習慣性違章是指固守舊有的不良作業(yè)傳統(tǒng)和工作習慣,工作中違反有關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和操作方法的行為。
習慣性違章的分類及表現(xiàn):
▲作業(yè)性違章。職工的工作行為違反規(guī)章制度或其他有關規(guī)定。稱為作業(yè)性違章。如進入生產場所不戴或未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yè)不系安全帶;操怍前不認真核對設備的名稱 、編號和應處的位置;操作后不仔細檢查設備狀態(tài)
、儀表指示
;未接到工作負責人許可工作的命令就擅自工作;熱力設備檢修時不泄壓
,轉動設備檢修時不按規(guī)定掛警告牌等
。
▲裝置性違章。設備設施 、現(xiàn)場作業(yè)條件不符合安全規(guī)程和其他有關規(guī)定
,稱為裝置性違章
。如廠區(qū)道路、廠房通道無標志牌
、警告牌
,設備無標志牌,井
、坑
、孔、洞沒有蓋板
、圍欄
、遮攔或不齊全,電纜不封堵
,照明不符合要求
,轉動機械沒有防護罩等。
▲指揮性違章。指揮性違章是指工作負責人違反勞動安全衛(wèi)生法規(guī)、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違反為保證人身、設備安全而制定的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所實施的違章指揮行為。
統(tǒng)計表明,習慣性違章作業(yè)、違章指揮是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和誤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企業(yè)安全生產的基點在班組,因此,必須夯實班組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必須加大反習慣性違章活動的力度。
2
用電安全常識
2.1 電氣事故分為哪幾類
電氣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都可能導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同時發(fā)生。
電氣事故是與電相關聯(lián)的事故,從能量的角度看,電能失去控制將造成電氣事故。按照電能的形態(tài),電氣事故可分為觸電事故、雷擊事故、靜電事故、電磁輻射事故等
。
1、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是由電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觸電事故分為電擊和電傷
。電擊是電流直接通過人體造成的傷害
。電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在觸電傷亡事故中
,盡管大約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電擊造成的,但其中大約70%的含有電傷的因素
。
2、雷擊事故。雷擊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負電荷形成的巨大能量造成的事故。雷擊有引起爆炸和火災、造成觸電、毀壞設備和設施以及造成事故停電的危險。
2、靜電事故。靜電事故是工藝過程中或人或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相對靜止的正電荷和負電荷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靜電事故的主要危險除了能引起爆炸和火災外,還會造成電擊和妨礙生產。
3、電磁輻射事故。電磁輻射事故是指電磁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輻射電磁波指頻率100kHz以上的電磁波。
2.2 觸電事故分為哪幾類
觸電事故包括電擊和電傷兩類。
(1)電擊。按照發(fā)生電擊時電氣設備的狀態(tài),電擊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直接接觸電擊是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帶電的帶電體(如誤觸接線端子)發(fā)生的電擊,也稱為正常狀態(tài)下的電擊;間接接觸電擊是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不帶電,而在故障狀態(tài)下意外帶電的帶電體(如觸及漏電設備的外殼)發(fā)生的電擊
,也稱為故障狀態(tài)下的電擊。
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流過人體的途徑,電擊可分為單相電擊
、兩相電擊和跨步電壓電擊。單相電擊是人體站在導電性地面或接地導體上
,人體某一部位觸及一相導體由接觸電壓造成的電擊
;兩相電擊是不接地狀態(tài)的人體某兩個部位同時觸及兩相導體由接觸電壓造成的電擊
;跨步電壓電擊是人體進入地面帶電的區(qū)域時,兩腳之間承受的跨步電壓造成的電擊
。
(2)電傷。按照電流轉換成作用于人體的能量的不同形式,電傷分為電弧燒傷
、電流灼傷
、皮膚金屬化、皮膚電烙印
、機械性損傷
、電光眼等傷害。
2.3 什么是擺脫電流
通過人體的電流超過感知電流時,肌肉收縮增加
,刺痛感覺增強,感覺部位擴展
。至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時
,觸電人因肌肉收縮,發(fā)生痙攣而緊抓帶電體
,不能自行擺脫帶電體
。人觸電后能自行擺脫帶電體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擺脫電流與人體生理特征
、帶電體形狀
、帶電體尺寸等因素有關。
擺脫電流是人體可以忍受,一般尚不致造成不良后的電流
。電流超過擺脫電流以后會感到異常痛苦、恐慌和難以忍受
;如時間過長
,則可能導致昏迷
、窒息
,甚至死亡。應當指出
,擺脫帶電體的能力是隨著觸電時間的延長而減弱的
,因此,一旦觸電者不能及時擺脫帶電體
,后果將是嚴重的
。
電流致命的原因比較復雜。例如,高壓觸電事故中
,可能因為強電孤或很大的電流導致的燒傷使人致命
;低壓觸電事故中,可能因為心室纖維性顫動
,也可能因為窒息時間過長使人致命
。在電流不超過數(shù)百毫安的情況下
,電擊致命的主要原因是電流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室顫電流除決定于電流持續(xù)時間、電流途徑
、電流種類等電氣參數(shù)外,還決定于機體組織
、心臟功能等人體生理特征
。
2.4 電流持續(xù)時間對人體的危害程度有什么影響
1、電流持續(xù)時間越長,積累局外電能越多
,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的電流明顯增多,也就是說越容易引起心室顫動
。
2、心臟搏動周期中,只有相應于心臟收縮與舒張之間0.1~0.2s的T波(特別是T波的前半部)對電流最敏感
。心臟搏動的這一特定時間間隔即心臟易損期
。電擊持續(xù)時間延長,必然重合心臟易損期
,電擊危險性增大
;當電流持續(xù)時間在0.1~0.2s以下時,重合易損期的可能性較小
,電擊的危險性也較小
。
3、電擊持續(xù)時間延長 ,人體電阻由于出汗
、擊穿、電解而下降
,如接觸電壓不變
,將導致通過人體的電流進一步增加,電擊危險性增大
。
4 、電擊持續(xù)時間越長時,中樞神經反射越強烈
,電擊危險性越大
。
2.5 電流流經人體的途徑與危害有哪些
人體在電流的作用下,沒有絕對安全的途徑。電流通過心臟會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乃至心臟停止跳動而導致死亡 ;電流通過中樞神經及有關部位
,會引起中樞神經強烈失調而導致死亡;電流通過頭部